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梁州农业网 >> 木鳖子

优化结构强化职能鸡头豆金叶树黄花蒿瓜子金泰山韭Kf

发布时间:2023-03-23 07:32:06

优化结构 强化职能

优化结构 强化职能

1999年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是建国50周年和澳门回归年,也是如何迈向

二十一世纪,承前启后,十分关键的一年。一年来,福建省经济作物工作,在十五届三中全

会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会议精神,克服了14号

台风、干旱和冻害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取得稳步发展的好势头。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至1999年末全省经济作物面积已达2402.82万亩,大田经济

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也由上年的30.5%提高到31.1%。全省经济作物产值237.5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增15.3%,高于种植业增长10.3%和5个百分点;占种植业的比重为

62.1%,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水果面积达850.62万亩,比上年减少0.3%;产量394.10万吨,比增14.9%。形成了以

柑桔(柚)、香蕉、龙眼、荔枝等常绿果树为主(占面积70%,产量80%),李、桃、柰、柿、

梨等落叶果树为辅的品种结构,并大致呈现“五带一区”的果类品种布局。其中漳州、泉州

二市已占全省产量的55.5%。

茶园面积193.37万亩,产量12.35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4万吨,分别比增3.8%、

3.9%和14.3%。形成了闽东绿茶区、闽南闽北乌龙茶区、闽西北多茶类和福州郊区花茶加

工区的生产格局。其中宁德、南平、泉州三地(市)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2.3%。

花卉面积9.2万亩,产鲜切花7537万束,盆花3914万盆,盆景3160万盆,观叶植物

3212万盆,产值8.1亿元,面积和产值比增11.8%和6.3%,以观叶植物、鲜切花等为主的

现代花卉比重逐渐增大,形成了福州建新、漳平永福、龙海九湖三大花乡和九湖至长桥的“百

里花卉走廊”,出现了罗源鲜切花、南靖和连城兰花、漳浦沙西榕树盆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

花卉生产基地。

蔬菜(含瓜类)全年播种面积达729.41万亩,产量991.27万吨,分别比增4.5%和6.4% 。

形成了城镇郊区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利用冬闲田种植蔬菜的冬季蔬菜基地和利用高海拔冷凉

气候种植蔬菜的夏季反季节蔬菜基地,以及闽南开发区蔬菜出口基地。

食用菌总产达110万吨(鲜品),比增10%。此外,珍稀食用菌类如茶薪菇、姬松茸等

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木生食用菌主要分布在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三明、南平、宁德、龙岩灰毛紫菀四

地(市)及沿海地(市)山区县。粪草类食用菌则主要分布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沿

海平原地区。从各地(市)看,除福州市略为减少外,其余八个地(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

长。其中增幅最大的为莆田市,增长43.2%,其次是龙岩市增长17.6%。

甘蔗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面积减至33.41万亩,为上年的68%,在区域布局上,形

成以木兰溪中下游到九龙江中下游沿海平原、丘陵,莆田市和漳州市为主的甘蔗种植主产区。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经济作物已成为农业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的主导产业。预计全省农民人均总收入中的27%左右是靠经营经作产品,超过畜牧业和粮

食等所占的比重。从产销情况看,青梅、枇杷、桃、梨、橄榄、香蕉、柚子等果类、名优茶

和珍稀食用菌产销两旺,而温州蜜柑、龙眼、荔枝、绿茶、花茶等却受到周边省份巨大的市

――结构调整工作取得进展。结构调整事关经作增效、农民增收之大局,目的在于“调

优、调高、调强”我省经作产业,提高经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琯溪蜜柚、莆田枇

杷、永春芦柑、漳州香蕉、诏安青梅等果品已相继打入欧洲、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的国际市

场,食用菌和乌龙茶为国家年创汇约4亿美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安溪铁观音今年还被

选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

――果茶园改造项目完成预期任务。果茶园改造是“九五”期间我省发展经作生产的重

大项目。今年是第二期果茶园改造项目验收年,经验收共完成改造面积133.71万亩,其中中

心示范片12.65万亩,带动片121.06万亩,分别为计划任务的111.43%,105.42%和112.09%,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取得成效。今年在全省示范推广果品保鲜、良种引进、丰产栽

培技术、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等实用新技术100多项(点),全面提高我省经作生产的科技含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工作主线,“一手抓改

造,一手抓调整”,以筹办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会议为契机,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

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产业发展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

色,必须首先考虑市场需求,注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要从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品种结

构三个层面进行调整。经过有关专家论证、修订与完善的“福建省经济作物品种结构调整初

步意见”已下发到各地。按照我省品种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各地进一步摸清了当地品种和

土地资源情况,综合考虑生态和效益,制订了操作性强的规划调整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明市果类在“二带一区”和现有几个有特色的水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稳定现有芦柑面积,

压缩更新中晚熟温州蜜柑,加大发展极早熟温州蜜柑、纽荷尔、奈维林娜等脐橙和无核雪柑

比例,以及戴云山西北坡低纬度,低海拔区晚熟品种伏令夏橙新生系的发展速度与比例,加

快武夷山东坡南段梨、早熟桃、柿、板粟、锥粟的品种更新。力争到2010年柑桔类与落叶

果类比例达到1:1,使柑橙类品种早、中、晚比例达到3:6:1,鲜食与加工品种达到7:3,

其中特早熟温蜜占30%,芦柑占25%,甜橙占40%,其它5%。漳州市经作结构调整,在

已有形成区域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特、优、早”优势,同时还积极引进外资台资企业,

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至今全市已批办农业种养加台资企业469家,

总投资6.59亿美元,实际到资3.2亿美元;引进台湾名优特水果、蔬菜新品种430多种,

推广50多种,面积50多万亩,拥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400多家,引进台湾先进农业种养

加工设备1500多台(套),形成了罐头、脱水、冷冻、茶叶、烘干等加工体系。目前全市已

创办生产工艺先进的加工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15万吨,把食品加工从过去的制罐、冻

结、烘干、腌制提高到流态单体速冻、膨化和低温真空脱水新水平。

二、加强检查指导空棱芹属,确保第二期果茶园改造任务顺利完成

第二期果茶园改造项目,分别在7地(市)的19个县(市区)实施,据统计,二年来

19个项目实施县共投入69530万元,其中省专项贷款贴息资金600万元,地、县、乡(镇)

配套1326万元,银行贷款11626万元,群众自筹1879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859万工日,

折合37188万元,资金投入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后,14个果树改造县的果园

面积从252.22万亩增加到258.25,采摘面积从155.07万亩提高到178.57万亩,产量从127.22

万吨提高到155.76万吨,平均单产从820.40kg/亩,增幅分别为2.39%、15.15%、22.43%和

6.32%。5个茶叶改造县的茶园面积从40.55万亩提高到44.68万亩,产量从3.26万吨提高

到3.76万吨,平均单产从80.39kg/亩提高到84.15kg/亩,增幅分别为10.18%、15.34%和

4.68%。 漳州市果树高接换种1.7万亩,并在龙海和溪、东泗、漳浦花果中心、云霄常山、

诏安后岭等地建立示范片;回缩修剪1.68万亩,建立4个示范片,有机肥、生物肥果园低

改39.7万亩,积极推广草生栽培新模式,建立生态果园7万多亩。三明市完成低改任务15

万亩,承担第二期改造示范的永安市、尤溪县,按照省定标准,做到“园改、土改、树改相

结合;技术措施、资金发放、领导力量三到位”,取得显著成效。平和县二年内共有2万多

户、9万余人参与本项目实施,项目区内人均增加收入572.37元,涌现出一批收入大户,

其中10万元以上的的55户,5-9万元的162户,1-4万元的1万多户,对于推动当地农

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果茶园改造项目的推动,优质果茶苗

木在各地再度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

三、依靠科技,提质增效

产业发展后劲的大小、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科技含量的高低。积极面

向农村和广大农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目标,开展技术培训,加速推广应用先进的实用技术,

努力提高技术应用面和到位率是当务之急。为此,今年我们在全省示范推广了100多项(点)

实用新技术,先后开展了机制名优茶技术、无公害茶园建设、常绿果树修剪技术和茶薪菇高

产栽培技术等培训班,内容涵盖了果树、茶叶、食用菌、花卉、蔬菜、甘蔗等各个产业。如

糖蔗推广因土配方施肥、使用新农药、蔗田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分别为18.6万亩,11.25

万亩和11.41万预计8月份具有开工条件亩,分别占总面积的73%、44%和45%,良种推广面积92%,其中以闽糖

86/05、新台糖10号、闽糖76/2等新良种占43%,使我省甘蔗生产在育种、含糖量、单

产方面始终名列全国前茅。在全省建立10多个无公害茶园示范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4万

亩,无公害茶园10万多亩,辐射推广10万亩。同时还组织多方力量,编写制定福建名特优

新农产品行业的标准,内容涉及芦柑、龙眼、荔枝、武夷岩茶、铁观音、天山绿茶、白背毛

木耳、水仙花、高山夏秋反季节蔬菜等23项,目的在于挖掘传统产品、提高质量,规范市

场竞争,提高效益。

四、完善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功能

(一)无公害茶叶出口基地建设 全省现有14个品牌的茶叶产品取得绿色产品标志。

茶叶质量(尤其是卫生质量)问题严重,业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1、宁德地区、安溪县

等主要茶区县(市)、乡(镇)已层层签订茶叶质量状,列入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考核内

容。2、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广播、电视、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茶农宣传教育,禁止销售

有关高毒高残留农药。指导茶农科学用药。3、积极开展全省茶叶品质鉴评活动。今年共兴

办全省性绿茶、花茶、乌龙茶品质鉴评活动3次,共收集参评样品213只,经农残检测合格

率为84.4%,比往年有明显提高。4、加强茶树品种审定工作。今年共有金观音(茗科1号)、

春兰、紫龙袍3个乌龙茶新品种通过省级鉴定。5、通过政府或企业搭台,开展形式多样的

茶事活动,如安溪县先后在钓鱼台国宾馆和香港举办茶王赛,福安茶艺表演队50周年国庆

晋京表演等,必将对我省茶叶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二)筹建福建果茶良种繁育场 1999年初我处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前期准

备工作的基础上,向省及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上报了《福建果茶良种繁育场项目》,该项目地

点在罗源县罗源湾,建设总面积1000亩,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建成后年可产量树接穗250

万条,果苗34万株,茶树插穗150万条,茶苗270万株。建设这样一个省级、有广泛代表

性、高标准、多功能的果茶良种繁育基地其意义至少有四:一是能为我省全面开展的经作品

种结构调整及果茶园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地提供优质果茶种苗,保证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二是为引进和繁育台湾果茶优良品种,促进闽台高优农业合作与交流提供试验基地;三是可

引导和推动地、县二级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四是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全

面推向市场已成大势所趋,建设良种基地,可为现有的经作处技术干部进一步服务农业,开

展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提供赖以生存的空间与施展才华的舞台。至目前,这个项目前期

开展比较顺利,得到了农业部有关部门、厅领导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大力支持,省计委已批准

立项,并已到位前期项目启动资金,农业部正在审批。

(三)建设福建省国家糖料良种繁育基地 我省是全国重点的蔗糖产区,产量高,甘

蔗良种体系健全。随着改革开放和沿海经济总体布局调整、市场经济机制的实施,我省蔗糖

生产也出现了新特点、新问题,需要有一个适应于市场经济机制和集约生产发展的以生产指

导服务中心的窗口。旨在协调规划全省甘蔗生产;新技术交流应用指导;项目建设开发研究、

论证;承担新品种的统一区试示范。通过上述服务的开展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这对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开展科技兴蔗,稳定发展福建省的蔗糖业是十分必要的。建成后

的中心,其功能有:一是加强对国家级糖料基地、良繁基地的后续管理。协调拟建基地的前

期工作。二是加大新良种区试、示范、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大力组织甘

蔗新技术培训、推广,提高蔗农科技素质。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农业部审定立项,正在抓紧

五、拓宽闽台农业技术交流渠道,加快经作生产对外开放步伐

海峡两岸水果技术交流项目是农业部在我省定点的示范推广项目。要从全局性、长远性

观点出发,把握现有“漳州香蕉综合技术和运销改进”、“永春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进计划”

项目,认真积极探索扩大交流内涵、规模。南靖、漳浦、永春三个县的各个示范点综合技术

改进,按照计划方案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省、市、

县农技人员,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合作编写的香蕉、芦柑两本《实用推广手册》开展技术培训,

年培训11000人次,其中南靖、漳浦各3000人次,永春5000人次。同时召集有关专家对香

蕉品种的提纯选育与市场对其果品的需求,香蕉病虫害化学防治张新介绍说与以防为主问题,香蕉果实

断蕾、整梳,去花柱与提高品质、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香蕉果实保鲜处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永春芦柑(柑桔)品种多样化与规模经营问题,柑桔土壤管理、树体修剪与培养健壮根系之

间关系,柑桔疏果与年年结果、提高品质关系,柑桔(芦柑)采收与果实贮存保鲜期限关系

等8个专题进行探讨交流。

此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引进台湾优良品种和种养技术,大力引进台资加工企业,提高我

省经作产品保鲜加工水平,沟通营销渠道,加快我省经作生产与国际接轨。加快福州、漳州

两个国家级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和各地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示范片建设,使之成为经作产

品及加工出口基地,成为闽台联手拓展国际经作产品贸易市场的协作区。并不断把合作范围

由果树方面,逐步拓展到蔬菜、花卉、茶叶等行业中。

六、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果、茶、菜、菌伪劣种子和苗木流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果茶

生产中随意盗用、侵占品牌及商标,产品以次充优,卫生不达标现象仍相当严重;蔬菜生产

中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给人们造成严重的伤害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要进一步贯彻实施《农

业法》、《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管理规定》、《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果树苗木管理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重申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报告的通知》

等农业有关法规,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99年省食用菌生产指导小组在菌种质量标准

制订、菌政管理员的培训、菌种场的审批(即三证发放)以及信息指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使全省食用菌生产管理逐步走向有序。漳州、龙岩等市还相继制订苗木管理规定,规范苗木

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确保经作生产朝“两高一优”方向发展。

一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经过全省经作系统干部及广大产区群众的共同努力,

我省经济作物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

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拓展不力之间的矛盾。我省经作产品不仅受到内陆省份低生

产成本产品挤占,还受到国际农产品以其价格或质量优势的冲击,“卖难”问题时有出现。

2、基础设施薄弱,减灾抗灾能力差。今年14号台风和冻害给我省经作生产带来重大损

失,今后要在水利配套设施、园林化栽培和设施栽培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抗灾减灾能

3、产业化程度低。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尚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

尤其缺乏带动型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乏力,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不高。

4、经济作物结构调整尚处于初级阶段,品种结构、产业结构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优化。

2000年我省经作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收入、可持续发展,重

点是二个方面,一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经作生产,从重外延扩

大向重内涵挖掘方向转化以提高我省经作生产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做好灾后恢复生

产工作,继续发挥经济作物作为我省农民增加收入的主体和关键作用,进一步挖掘潜力和不

断开辟新的增台湾罗勒长点。

具体指标:水果450万吨,茶叶12万吨,食用菌120万吨(鲜1.简支梁:2.9m/s(小于等于5J)、 3.8m/s(大于5J品),蔬菜1000万吨,

甘蔗220万吨。

一、提高认识,把握重点,搞好经作结构调整

对于当前经作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上上下下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各级政府和

农业部门对为什么在农业新阶段要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也逐步形成共识。但从各地情况来

看,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握重点,认真搞好经作结构调整工作。

1、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进行经作结构调整的必

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作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开发,经作产品已从过去短缺变为总

量盈余,丰年出现卖难问题,农民收入减少,因此,面对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经作结构调整,

把我省经作生产向深度广度发展,进一步提高经作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在我省各级领导和

部门要取得共识。经作结构调整根据我省省情,注意应坚持以下六个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

为导向。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满

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二是坚持发挥区域

比较优势。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

势经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作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三是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要坚持

科技先行,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五

是坚持运用经济手段。要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引导农民生产适销

对路产品,促进总量平衡。六是坚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要稳定党在农村的

基本政策,切实尊重、依法保护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把经作结构调整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民。

2、紧紧围绕“调高调优调外”这一工作主线,认真搞好经作内部各产业结构与品种结

构调整。“调高”,是指要不断增强经作产业的素质,加大花卉产业开发力度,增加其产值在

经作比重。在产品质量、加工能力、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等方面有新的提高。特别是加工

方面,一直是我省经作产业的薄弱环节。要结合产业化的实施,提高经作产品的加工水平,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调优”,经作品种结构要调优,首先必须增强优

化区划意识,淘汰不适宜区,压缩次适宜区,稳定适宜区,扩大最适宜区,推行适地适栽。

其次注意品种结构合理,做到多品种、多熟期、多用途的品种配套,淘汰劣质品种,推广良

种良法,提高优质品率。“调外”,是指瞄准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创汇能力。要进一步推动农

业对外开放,多引进资金、技术、良种和加工设备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主动适应国际竞争,

正确应对加入WTO后对我省经作生产的挑战。

3、树立大农业观点。一是各地要在调查分析基础上,确立优势产业,做到经作、畜牧、

水产、林业、粮食等农业各产业协调发展。把原有低水平种植园地,退耕还林或退耕还牧,

确保经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转西藏石杉变重山头轻田头观念。八十年代的

果树上山为经作生产开辟了巨大的空间和发展余地,同时也淡薄了某些地方对大田经济作物

重视程度。而实践证明,在不影响粮食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复种指数,

大力发展大田经济作物,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如龙岩市,1999年紧紧

抓住种植业结构调整这个工作重点,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在新罗大池,永定仙师,上杭蛟

洋、古田,武平东留,长汀馆前,连城营溪,漳平永福等8个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乡镇,通

过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加大培训力度,取得了?

成都阳痿医院那个好
最火MiniMicro最新产品动态LCD面板电加热炉淮安膜电路陶艺设备直流屏Kf
最火海达股份科诺铝业在汽车天窗导轨型材细分市插装阀高温油泵控制面板筛分设备轧钢设备Kf
成都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